每到毕业季,总有些应届毕业生有些“甜蜜”的烦恼,面对手中多个OFFER犹豫不决,无从选择。
案例
李杰,男,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应届毕业,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,性格外向,身高180CM,相貌堂堂,他正在为手上的三个OFFER犹豫不决:一个是德企机械工程师岗位;一个是团市委青工部公务员岗位;一个是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储备干部岗位。李杰妈妈认为公务员岗位稳定,福利待遇也不错;李杰爸爸觉得吃技术饭好,希望李杰从事机械工程师岗位;李杰的同门师兄当了知名外企管理储备干部一年多,现在已经是部门主管,收入过万,这让李杰羡慕不已。到底怎么选择,李杰拿不定主意。
分析
李杰面临着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选择,这个选择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,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。特别是对于李杰来说,每一个选择可能在外人眼中都是很好的职业,无论选择哪一个,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。但是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,建议李杰,既要珍惜这一次选择的机会,更要谨慎选择,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。
指导
首先要充分认识自我,了解内心的需求。可以从个性、能力、特长、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、价值观、学习经历等多个角度去分析自我,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,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是怎样的。自我认识的方法有很多,可以自我探索、分析、评鉴,可以借助素质测评软件等工具,也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。
其次要客观分析每一个OFFER后面是一条怎样的发展路径,探索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。以李杰拿到的三个OFFER的岗位进行分析:外资企业机械工程师岗位,属于技术型岗位,适合肯动脑,善思考,考虑问题理性,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的人,今后可向技术专家或技术管理方向发展,也可择机转型为生产管理、采购、质量管理、设备管理等岗位;团市委青工部公务员岗位,属于社会型岗位,适合喜欢与人交往,关心社会问题的人,今后可晋升为副主任科员、主任科员,也可以进入管理序列,晋升为副科长、科长等职级;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储备干部岗位,属于企业型岗位,适合自信、好交际、机敏、有支配愿望的人,今后可发展成为各级企业管理者。
然后将个人与职业相互匹配起来,做出职业选择。经过自我认识和职业分析之后,挖掘出个人特质与职业特性可匹配的点,可借助职业选择、职业定位的方法,如:平衡单法、职业家族树等,再进行尝试性探索,比如说:畅想10年以后职场中的我,畅想职场中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探索解决难题的方法等。
在做出职业选择后,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,确立阶段性的职业目标,并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培训、工作计划,不断提升自身职场核心竞争力。
最后,和父母进行沟通说明,取得父母的支持。在李杰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,父母都根据自己的想法给予了建议,母亲看重工作的稳定性,父亲看重工作的技术含量,但不是李杰最为看重的,建议李杰与父母做一次促膝交谈,争取得到父母的支持。
总结
第一份工作是每个人职业生涯最重要的选择点,青年人在把握选择时,一定要充分认识自我,把握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,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同时也要充分尊重父母,体恤父母爱子之心,建议与父母分享做出职业选择的理由,获得父母的支持。